7月31日,第947期高圣沙龙再次邀请到实力嘉宾。浙江同源康医药首席科学官兼副总裁李钧博士上场献讲。而本期沙龙,李钧博士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物,详谈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李钧先生曾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位、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并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曾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和维安生物医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项目主管等。硕士毕业后,李钧博士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期间,为建立中国第一个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认证的兴奋剂控制实验室/分析方法制订做出重大贡献,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bms工作期间,在代谢疾病/心血管病/纤维化疾病等领域参与多个新药研发项目并直接领导发明了六个临床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开发, 期间曾两次获得百时美-施贵宝“分子之年奖”和“化学领袖奖”。2018年回国后带领公司研发团队致力于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目前公司两个抗癌靶向新药项目进入一期临床试验,新开发的具有潜在 best in class/first in class新药正进入pcc阶段。2018年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创新长期类人才。李钧博士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篇,获得美国/国际授权专利五十余项。
李钧博士
生物医药行业,应抓紧要把握的机会。李博士梳理了几个重点医药模块,简单分析了它们的前景与关注度。o药、k药,溶瘤病毒,以及新冠疫情后期,人人关注的疫苗板块......这些都是我们常常提及的。在一系列的对比后才发现,小分子创新药物领域却没能激起多少水花,这也是李博士分享此次沙龙的目的所在。
李博士将本场沙龙总结为四个问题:我们接下来需要更新的小分子药物吗?现在是入场小分子药物的最好时机吗?小分子药物有前途吗?下一个小分子药物会从何而来?
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小分子药物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沙龙提及到现今未满足的用药需求。新冠、乙肝、cns及免疫系统问题带来的疾病,可用的好药目前很少,基本在依靠老药撑着。癌症、罕见病,发掘的新药也是缺乏。而包含长期病、慢性病的预防医学,也是小分子适合涉足的领域。尽管大分子占据了所有的头条,但小分子药物还是占领了所有的主导地位。李博士用几个数据图表表明,当下,现在5个药里,就有4个属于小分子药物,真正的大分子药物还是少数。
怎样依靠外部因素发现小分子药物?李博士从技术方面和生物学方面分别给出了解答;那么反过来,从自身(内部)来看,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和之前对比有什么进步?更多的药物设计工具、更多的应对无成药性靶点的新策略,也是近年来做出的改变。接下来,李博士还举例介绍了me-too药物,采用me-too/me-better战略是制药行业的常见做法,如果找到合适的靶点快速跟进,它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最开始提到的几个问题,也都渐渐有了答案——现在是入场小分子药物的最好时机吗?答案是机会总是存在的;小分子药物有前途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后一个版块,李博士开始讲解我们中国药企面临的挑战。首先是ich挑战:加入ich,跨国制药企业将可以按相同的技术要求向中国的监管机构申报,大大加快药品进入中国的速度。意味着中国医药产业将置身于全球格局中参与竞争;加入ich,既有利于国外生产的新药进入中国市场,也有利于中国生产的药品走向国际;然后是4 7带量采购挑战:我们正在发生“专利过期原研药保持高价、占据市场的时代终结”、“仿制药高价格、高毛利、不规范销售的时代终结”历史性巨变,传统药企转型势在必行,对创新药及创新企业的渴望将大大增加。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即使创新药也会同样感受到中国低药价及同业竞争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可能面临更大的投资回报挑战,因而走向世界,获得更好的发展及资本回报,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李博士总结道:我们的选择,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错过了现场讲解、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同仁们,可通过点击:
观看沙龙完整回放。
东方高圣大健康并购公益沙龙,每周五一期,在线直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也是东方高圣坚持了十几年的老习惯。如果您对大健康领域并购感兴趣,欢迎您来讲、来听。授人以渔是厚德。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圣沙龙 | 第947期 · 小分子创新药物,机遇与挑战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