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第944期高圣沙龙又请到海德强将——中以海德科学事务部知识产权事务经理司小兴先生上场主讲。本期沙龙,司总从专利价值管理出发,来讲解产业化的进程。
司小兴先生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生物学专业,至今已从事知识产权工作7年,专注于知识产权行业,具备丰富的专利检索、分析、成果转化及高质量专利管理实践经验。
司小兴先生
本次沙龙分为三部分:专利价值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做好专利价值管理、产业化中的专利管理。首先,司总用两个数据表格,对比了专利申请趋势前五名的数据变化,和各国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之比前五名。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创新正在飞速进步,走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路上。司总以“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专利许可事宜”为案例,总结出几点启示——若没有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就会导致创新成果得不到高质量的专利保护,当得不到收益或收益很少的时候,你的创新就挣不到钱,无法持续促进创新。
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有效保护自己、对抗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赢取商业利益。高质量专利才会带来较大的商业利益。那么,什么是“高质量专利”?——即大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技术保护范围大、严密程度高),这样才可以阻止或延缓模仿跟随和低价竞争。
如何做好专利价值管理?司总总结出三个要点:发明评估筛选、专利增值培育和专利文本质量管理。新颖性、创造性(实质的不同和进步)、实用性构成“专利三性”;专利性、市场、技术组成“专利价值”。授权后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正视的,二次创新一定要在专利申请时,做好创造性争辩的准备,否则即使授权,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在技术大爆炸的时代,原始创新不易,在别人基础上的创新也不容易。所以此时,我们要自问三个问题,即:“创新”就是你所理解字面本身的意思吗?能检索出需要的专利吗?可以对技术方案说yes或no吗?
专利增值培育服务和管理,是申请专利前必须进行的任务。我们需要更凝练的核心发明点、更多的适应症、更宽的药物保护范围,和足够的说明书支撑。专利申请在撰写和审查时进行的全过程管理也是必须的,若写不好,会严重破坏发明的价值。且专利局审查员出错的情况也会发生,需要与之争辩。
平衡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专利权的稳定性,是提高授权和维权的可行性。保护范围宽,授权难,易“被”无效;保护范围窄,授权易,但维权难。司总用一个专利质量管理成功的案例,结束了这一章。
鱼和熊掌,岂能兼得?司总介绍到专利查准率和查全率这对矛盾的兄弟:技术参考部分侧重查全,专利性部分侧重查准。
最后一章,司总进入总结阶段,产业化中的专利管理该怎么做?作为引进方,专利价值评估、专利背景尽调缺一不可,同时可以采取普通许可、独占许可、直接转让的方式;而作为许可方,找到合适的许可转让目标公司是十分重要的——交易价值及能否真正推向市场与目标公司直接相关。到最后合同谈判和合同履行监督的环节,须敦促许可公司的商业化进程,防止专利许可陷阱。
错过了现场讲解、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同仁们,可点击:
观看沙龙完整回放。
东方高圣大健康并购公益沙龙,每周五一期,在线直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也是东方高圣坚持了十几年的老习惯。如果您对大健康领域并购感兴趣,欢迎您来讲、来听。授人以渔是厚德。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圣沙龙 | 第944期 · 从专利价值管理看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