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药开发有“三高一长”的特点——投资周期长、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研发新药,临床失败是司空见惯,如何才能让研发失败的创新药“起死回生”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自然是创新药研发企业梦寐以求的。
失败从不可怕,常人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在失败中找寻新灵感才是峰回路转的关键。
新药开发,“三高一长”,高风险就意味着高失败率。
要问这失败率到底有多高——95%
过去几十年中,由于药品安全和药效欠佳等多种原因,有好几千个新药研发项目停在了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其中绝大部分投资血本无归,动辄几亿美元。
难道被打入冷宫,就注定了被抛弃的命运吗?
no.
也有许多药物通过新手段涅槃重生,从“冷药”变“大药”。
上一期,我们盘点了五例“起死回生”经典案例:礼来坚持不放弃的力比泰、拥有“两副面孔”的沙利度胺、火出“现象级”的伟哥、瑕不掩瑜的fedratinib、巧用双刃剑涅槃的niraparib......它们的重生令人惊艳。
本期,我们继续盘点药品界著名“起死回生”的案例——
易维特
上一期我们就说过,许多新药起死回生的案例,都发生在礼来公司。
只是因为礼来长期以来,一直容忍新药研发的失败。
失败是新药研发的必然路径,所以礼来鼓励研发人员勇于承担风险、面对挑战,“不抛弃,不放弃”。
礼来研发的雷洛昔芬,曾创造了十年的波澜不惊。
雷洛昔芬属于第二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它对雌激素作用的组织有选择性激动或拮抗活性。
所以,雷洛昔芬最初是作为避孕药进行临床试验的,可效果并不理想。但谁让它的主人是礼来呢!
从不轻易气馁的研究人员,通过药理学研究,在雷洛昔芬身上找到了新发现——
一项超过7705例绝经后妇女参加的全球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雷洛昔芬1年内快速降低椎体骨折风险是68%,而3年内降低椎体骨折风险高达55%,并对以前已有椎体骨折史的患者降低再次椎体骨折风险达30%
也就是说,雷洛昔芬很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好药!
1997年,fda批准雷洛昔芬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商品名为evista(易维特)。
与传统雌激素替代治疗(ert)或激素替代治疗(hrt)药物不同,雷洛昔芬不但能对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还可有效提高骨质量和骨密度,从而有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此外,雷洛昔芬不是激素类药物,对乳腺组织和子宫无刺激,还能为绝经后妇女解决骨质疏松以外的其他健康忧虑——
据研究,该药3年内降低所有乳腺癌的风险达62%,降低所有用药的心血管高危妇女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达40%
2007年,fda又批准雷洛昔芬的新适应症:用于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的乳腺癌风险。
此外,易维特曾是是激素疗法销售最好的药物,曾经连续10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欣百达
又是礼来。
这次的主攻方向,在抑郁。抑郁这条黑狗,正在暗中默默啃噬着许多人的精神支柱。
很多人认为,抑郁只是心理疾病,“调节一下不就好了?”却忽视它生理创伤的一面,导致抑郁更像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痛楚。药物的干预,其实很重要。
礼来有一个重磅药欣百达是一个被证实有效减轻纤维肌痛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有趣的是,这一重要发现纯属偶然。或许就因为它源于实验中发生的错误,但由于错误常常被忽略,所以很可能意味着错失一次发现新药的机会。
在它上市前,华尔街就十分看好这个产品。它最初试验的适应症是治疗忧郁症,临床试验的效果并不太理想。
后来,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毛病就出在临床试验给药的剂量不对,于是重新改变了试验方案提高剂量,终获成功。
欣百达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等四种适应症,年销售已超过10亿美元。
礼来救药,果真名不虚传。
也正是凭借这个精神,礼来的研究人员从失败的边缘挽救了多个项目,并最终实现上市,为公司节省下宝贵的时间和经费。
可以试想,若非如此,光研究经费对企业来讲就不是小数目,何况大药厂等不起这个时间。
临床失败很容易发生,谁也不甘心就这样把一片苦心丢进垃圾桶;况且新产品断档的损失,谁都担当不起。
高圣说
想让已经翻身乏术的药品“起死回生”,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找寻新灵感,把它们从“冷宫”里揪出来。
说到底,这是个创造性的活计。
好的药品珠玉在前,回顾我们盘点过的几例大药,每一例“复活”的原因,都自有其门道。
在上一期,我们能看到,拥有“两副面孔”的沙利度胺,因一篇论文发布,医界对它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拉开其重生的序幕。
而伟哥,通过机巧地转化,把副作用转为正作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火出了“现象级”;fedratinib瑕不掩瑜,只要压住风险,地位依然稳坐;niraparib则是靠节制,善用双刃剑......
首先,一个强大的后台、成熟的公司文化,就会对“起死回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力比泰、易维特、欣百达,它们的背后是永远对失败研发“不抛弃,不放弃”的礼来。
礼来总结经验、数据复盘、容忍失败,救药的效果,也是名不虚传。
“三高一长”无法回避,试验有成有败,树立信心,用新研究,新发现,新认识,新经验这“四新”来分析得失,这也许就是众多研发失败的创新药重头再来的路径。
欲知更多重磅?且听下期分解!
参考资料:
1. 生物探索:从失败中走来:新药开发项目的起死回生;
2. 新康界:专利过期?骨质疏松症药市场变局在即?
3. 医保商会信息部·信息摘编:2014年第21期-p23 易维特十年波澜不惊
上一篇
下一篇
【癌症关注】盘点 | 起死回生,这些药的确有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