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的一场强强联合终于揭开了面纱,辉瑞要把自家王牌药卖给迈兰,共组全球最大仿制药公司。然而药品市场早已风起云涌,美国总统特朗普宣战高药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成熟药又面临着仿制药强大的竞争压力。借助仿制药巨头,低价杀入市场夺回更多阵地,中国市场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
立普妥、络活喜买家疑似确定。
北京时间29日,全球最大药企辉瑞与最大仿制药企业迈兰联合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将辉瑞的非专利品牌和成熟药品业务部门普强和迈兰合并,建立一个新的跨国制药企业,一家全球低价药品巨头呼之欲出。
然而药品市场早已风起云涌,美国总统特朗普宣战高药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成熟药又面临着仿制药强大的竞争压力,比起利润惊人的创新药,失去专利保护的原研药似乎算不得一桩好生意。
1. “联姻”落地
传言许久,“联姻”终于得到了证实。根据双方的公告,辉瑞和迈兰的董事会已经一致批准了这项交易,辉瑞股东将持有合并后新公司57%的股份,迈兰股东持有合并后新公司43%的股份。
upjohn是辉瑞去年重组成立的新部门,专注于非专利药和仿制药业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熟药,其总部位于上海,这也是辉瑞首个位于中国的总部。但面对仿制药的竞争加剧,upjohn的并没有达成辉瑞原本的目标。
公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upjohn总收入28亿美元,营收下降7%,其中中国业务下降20%,以及由于伟哥专利到期后仿制药竞争加剧美国业务下降了9%
辉瑞此次剥离出成熟药业务后,将专注研发新药,继续推动生物制药领域的增长,而抗癌药可能将成为辉瑞的下一张王牌。上个月,辉瑞还与专注癌症治疗生物制药企业array biopharma共同宣布,双方达成协议,辉瑞将以48美元/股全现金收购array,交易总额约114亿美元。上述收购价较array上周五收盘价溢价约62%
有着170年历史的辉瑞制药,是全球处方药销售规模最大的药企,这一点无需多言。但迈兰也不容小觑,数据显示,2018年,迈兰已经一跃成为全球仿制药“老大”,当年上市了10多个复杂的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全球收入达到112.6亿美元。
辉瑞和迈兰认为,将辉瑞的非专利业务与迈兰相结合,将为重启销售增长提供途径。
但《华尔街日报》则评价称,辉瑞目前正面临失去专利保护而带来的低价竞争,在印度制造商的竞争及美国购买和分销药品团体的价格压力之下,迈兰和其他领先的仿制药制造商的销售额已经受到了损害。特别是在梯瓦制药公司的威胁之下,迈兰的股价已经从2015年春季的高点下跌了大约75%。辉瑞股价周一早盘下跌2.9%至41.82美元,而迈兰股价上涨13%至20.85美元。
此前,受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包括辉瑞立普妥、络活喜在内的过专利期进口原研药市场和价格都面临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国家医保局此前提出的医保支付方案中,未来2-3年内,在医保支付杠杆撬动下,相关产品所受影响都将逐步显现。
在此基础上,不止辉瑞,gsk、阿斯利康、礼来等跨国药企,都在抛售其昔日王牌药。而从上述合并方案看,分析人士认为,辉瑞对自身非专利药市场仍然寄予厚望。
事实上,早在立普妥在首轮4 7带量采购失利之后,已有多次向基层市场发力之举,特别是今年5月底将成熟药业务全球总部落户上海。
即便此次将立普妥、络活喜等王牌药与迈兰合并,辉瑞也并未放弃主导权,仍对新公司掌握更多股份。这也意味着,辉瑞此次所谓“出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剥离,反而大概率将借助仿制药巨头的渠道,以低价杀入市场夺回更多阵地,中国市场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
2. 药品江湖
外界对于这项传闻的评价是,“全球低价药巨头将诞生”,或者“将改变全球非专利药和仿制药市场的竞争格局”。但在新巨头诞生的另一面,始终有一些细节不容忽视。
比如传言中,将被辉瑞剥离出去的非专利药品业务辉瑞普强,距离其成立尚不足一年。
去年7月,辉瑞宣布即将进行重组,原有的两大业务将被分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创新药物、成熟药物和消费者健康,其中的成熟药物就演变成了辉瑞普强,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就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今年5月30日,辉瑞普强全球总部落户上海,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了解,这也是外资药企首次将其业务板块的全球总部放在中国。但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的药品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去年底的带量采购开始,辉瑞曾经的王牌立普妥就在竞标中败下阵来,这种情况说明了一点,起码在中国市场,成熟原研药已经失去了优势,且与仿制药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辉瑞面临的麻烦显然不止于此。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还高调宣布,要把美国药价降至全球最低,而其方法就是处方药制造商必须在电视广告中披露药品价格,虽然最后这一想法被法官驳回,但能证明的是,在遏制药价这一点上,特朗普绝不是说着玩儿的。
一边是仿制药的冲击,一边又是政府的强势指责,双重压力之下,已经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其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将利润率已经打了折扣的部分融合到另一家专门瞄准做仿制药的公司,又何尝不是给这些“退役”药品的另一种出路。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此前测算,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2016年即超过9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达14116亿元。
在此基础上,中国市场一直是仿制药巨头们青睐的对象。
以此次合并案的主角之一迈兰为例。早在2018年,就曾传出其收购诺华在中国(大陆及港台)、泰国和韩国的乙肝药品素比伏业务,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持有并经营素比伏资产和业务的消息。此后(2018年9月)迈兰还曾宣布进军中国健康消费及otc市场。
同步,印度的仿制药企,如安若维他、阿罗宾度制药、瑞迪博士等,也纷纷已投资建厂、申报上市等途径做好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备。
而在带量采购,仿制药临床替代原研药的政策导向下,仿制药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可以看到,尽管早已布局,但目前迈兰在华似乎仍未设置子公司,而未来藉由与辉瑞的合作,其打入中国市场的道路也将更加通畅。在此影响下,我国万亿仿制药市场也将迎来一场巨大变革。
参考资料:
1. 金融界:辉瑞迈兰联姻 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2. 健识局:巨头联手,辉瑞要把自家王牌药卖给迈兰,共组全球最大仿制药公司;
3. 同花顺财经:仿制药巨头迈兰合并辉瑞旗下非专利药业务
上一篇
下一篇
【癌症关注】辉瑞迈兰双强联姻,立普妥等王牌药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