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东方高圣第901期沙龙准时开始,本周最重磅新闻的位置,毫无疑问被科创板开闸所占据。东方高圣证券投资基金部投资总监杨柳女士再次出场,接住热点话题,对科创板医药投资议题进行了简析。
杨柳女士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拥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曾任职私募基金医药研究员,对药品领域有深入研究,三年定增市场经验、对可交债、大宗等市场有所涉猎。
等待了大半年的科创板,终于在7月22日开始“破冰”交易,25只首批科创板股票正式上市,两家生科企业“领跑”。药物研发是个漫长的过程,而港交所的改革和科创板的启动,正为生物医药公司提供了持续的融资渠道。
杨总监从科创板撤回公司、科创板概况、已上市公司情况、科创板投资机遇四大块讲起。在几个典型科创板撤回公司的案例中,股权问题、核心技术、客户背景、持续经营/盈利能力、数据真实性、同业竞争的应对能力、客户背景以及收入真实性成为撤回的主要原因。在专利方面,要注意申报方向是否准确,若有不符,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上板”。
经对目前149家已受理企业所采用的上市标准进行梳理,我们发现34家为生物医药领域,占比22.8%,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类公司。杨总监用大量篇幅分析了科创板差异化制度要点,科创板实施注册制,审核快,审核原则上是6个月,目前已经通过的企业审核周期在3-4个月之间,且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但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在目前已经受理的149家企业中,85.9%的公司采用了第一套上市标准。杨总监又分析了交易制度、配售方式、退市制度等要点。科创板定价机制市场化,入场资本按照发行价存在破发现象。
科创板的制度设定对标纳斯达克,一方面为小而美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从目前的交易情况看,与创业板、中小板开市时类似度高,预计估值会逐渐恢复正常。科创板待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10家属于药品板块,5家体外诊断、6家医疗器械、3家耗材、2家药物开发公司,体量都不大(收入10亿以下),可能借助平台做大做强。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中小板,新开市初期都面临着“只炒不买”的问题,2009年开市的中小板,2012年之后开启了“牛市”,3-4年后,可能就会迎来科创板的牛市起点。
最后,杨总监辅以案例,从估值锚定、并购需求、被收购这三种眼光,详解科创板带来的机遇。错过了现场讲解、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同仁们,可通过本公众号下方的菜单“内容点播-沙龙直播”,观看沙龙完整回放。
东方高圣大健康并购公益沙龙,每周五一期,在线直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也是东方高圣坚持了十几年的老习惯。如果您对大健康领域并购感兴趣,欢迎您来讲、来听。授人以渔是厚德。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圣沙龙 | 第901期 · 浅谈科创板医药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