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欣生殖在经历一系列“买买买”后,终于分拆上市。对于大众而言,辅助生殖领域一向隐秘。如今锦欣上市,非公“辅助生殖第一股”正式诞生,揭开了这门生意的冰山一角。
6月25日消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4个月后,今日,锦欣生殖正式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全球发售约3.57亿股,其中香港发售1.43亿股,国际发售2.14亿股;发售价按照区间最高价定价,每股8.54港元。
据锦欣生殖发布公告显示,此次募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8.08亿港元。其中——
约25%用于扩建升级国内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及招募医疗专业人员;
约20%用于潜在收购目前并无业务的国内其他辅助生殖医疗机构;
约10%用于投资研发;
约20%用于潜在收购辅助生殖服务服务提供商及辅助生殖服务服务链的边沿业务;
约15%用于提高在中国及美国的品牌知名度;
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1. 吞下美国辅生巨头
作为锦欣集团的辅助生殖业务板块,去年5月,锦欣生殖被单独拆分赴港上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锦欣生殖顺利摘得“辅助生殖第一股”的称号。
赴港上市的“底气”,离不开锦欣生殖过去的积淀。
由于存在技术壁垒和涉及伦理问题,辅助生殖服务的准入门槛很高,国家监管严格。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获许开展辅助生殖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451家,且以公立医院为主,获牌的民营医院有35家。
实际上,此次赴港上市的主体——锦欣生殖医疗是由成都锦欣医疗投资管理集团拆分而来,根基深厚。
锦欣集团成立于1951年,医疗、生殖及康养是三大支柱产业,曾成功地完成公立医院改制。而锦欣生殖医疗的业务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当时由来自锦欣集团前身公司的医生及管理人员组成团队成立锦江生殖中心,提供aih、辅助生殖服务及相关治疗。
因2003年1月获四川省卫生厅批准提供aih治疗,锦江生殖中心成为四川首批获发牌照提供辅助生殖服务的机构之一,自此业务迅速扩张。
2010年,锦欣集团设立成都西囡医院,该医院的前身早在2006年取得了辅助生殖的相应牌照。之后,作为企业重组的一部分,2016年8月先前成都西囡医院转让其资产予成都西囡医院。
除自身有机蜕变外,锦欣集团也在华南及美国进行收购,迅速扩张。2017年1月,锦欣医疗以现金对价61126万元收购同样拥有牌照的深圳中山医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深圳中山医院采用ivf-et技术在深圳实现首例婴儿诞生,并采用icsi 技术在深圳实现首例婴儿诞生。
2018年5月3日,锦欣生殖医疗注册成立。在上市之前,锦欣还大手笔收购了美国医疗机构hrc management.hrc medical1988年在美国由一群生殖医生成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hrc于2017年在美国西部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中排名第一,进行了4,371个ivf治疗周期。
辅助生殖服务由两种技术组成——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ivf)。与人工授精相比,ivf目前已被广泛使用,并于中美辅生市场占据约95%的市场份额。
在竞争激烈的ivf领域,锦欣生殖医疗的地位不容小觑。2017年,锦欣医疗进行了18018个ivf治疗周期,这项数据在国内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中位列第三,而在非国有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中占据首位。
同样根据报告,锦欣生殖医疗集团于2017年中国区域内的辅助生殖医疗机构的成功率较高,达53%,而全国平均水平则为45%
这也成为锦欣营收的主要来源。招股书显示, 2016年、2017年、2018年前9个月,锦欣实现营收分别为3.46亿元、6.63亿元、6.7亿元;经调整后净利分别为1.00亿元、1.98亿元、2.02亿元。
另外,在锦欣集团重组及并购过程中,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锦欣生殖自2016年以来通过多轮融资,吸引华平两轮追投,信银投资、红杉中国、汇桥资本、药明康德、高瓴等在内的众多vc/pe及产业基金入局加持,可谓星光熠熠。
2. 辅助生殖第一股
能够坐上民营辅助生殖的“头把交椅”,锦欣生殖“凭什么”?
从其自身来看,医疗服务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在于医生。辅助生殖领域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极其稀缺。而在招股说明书中显示,锦欣生殖目前已经拥有160名经验较为丰富的辅助生殖医生及管理人员,这为其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方面:锦欣生殖倚仗收购的美国辅助生殖机构, 让其有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具价值的辅助生殖服务。
在研发方面:锦欣生殖在锦江生殖中心、深圳中山医院、hrc medical已设立研究中心。据招股说明书显示:锦江生殖中心的研究人员达65名,主要负责胚胎的生理形态研究;深圳中山医院的研究中心达44名成员,主要负责生殖免疫学研究;hrc medical的研究中心主要负责ivf治疗过程的新技术研究。
2017年、2018年,锦欣生殖的研发支出为1030万元、120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益的1.6%及1.3%
从外部竞争来看,辅助生殖领域的高门槛,长审批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辅助生殖行业的供给量。而这对于锦欣生殖来说,也意味着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少。
据辅助生殖行业从业人士透露,“辅助生殖业务必须建立在三甲公立医院或者是三甲专科医院上,这将一大批医院‘拒之门外’。此外,辅助生殖牌照审批流程长,且在拿到ivf牌照前,还有一段较长的试运营时间。”
3. 千亿级市场
辅助生殖的高门槛和高壁垒,让许多医疗机构无法望其项背。但锦欣生殖的上市,也让各方逐步看到了该领域所具有的潜力。
一方面,庞大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留有极大想象力。从全球来看,由于环境污染、工作与生活失衡、次健康生活方式等原因,全球不孕症患病率由1997年的11.0%上升到2017年的15.0%。2017年中国的不孕症患病率为15.5%,预计到2023年将增加到18.1%
而在国内,据弗若斯沙利文报告显示,在二胎政策的刺激下,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将达到496亿元。
另一方面,辅助生殖不同于其他行业,辅助生殖定位于高收入人群,客单价高,且治疗项目基本以自费为主,受国内医保控费影响小。因此,一旦产品成熟,其投资回报极高。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每个ivf取卵周期数的平均支出分别为3.79万元、3.34万元及4.19万元。2017年2月1月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中山医院每个ivf取卵周期数的平均支出为4.37万元,2018年为4.89万元。
在锦欣生殖医疗的招股书中,不孕不育的中国人越来越多。2017年中国大约有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预计2023年不孕症夫妇将增加至约5620万对。这意味着,未来1亿多已婚夫妻将无法正常生育。这一数据显然超出了大众的传统认知,但并非“空穴来风”。
面对庞大的生殖辅助需求,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现实是,我国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很低。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中,仅有52.7万对接受辅助生殖服务。
这俨然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不过在下游准入门槛高的情况下,产业链中游或许成为突破口。
其中,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也将目光聚焦于辅助生殖领域,先后战略入股了新ivf医疗集团,收购澳洲综合辅助生殖科技服务供货商genea的89.5%股权。同时,凭借目前全国唯一的互联网妇幼医院牌照,整合微医不孕不育平台,还战略控股贝贝壳,借助后者对线下生殖医联体的布局,加速链接线上线下以及更多医联体单位。
对于大众而言,辅助生殖领域一向隐秘。如今锦欣上市,非公“辅助生殖第一股”正式诞生,揭开了这门生意的冰山一角。
随着锦欣生殖医疗的敲钟上市,这一个千亿级市场恐怕会加速迎来爆发。
参考资料:
1. 亿欧网:锦欣生殖今日上市,辅助生殖的想象空间到底有多大?
2. 生物帮:无线电波疗法证明对肝癌细胞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癌症关注】锦欣生殖入港上市,“辅助生殖第一股”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