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东方高圣第891期沙龙准时开场,东方高圣投资银行总部北京团队投资总监李如驰先生贡献了本次主场,和我们谈一谈关于印度药企合作的课题。
李如驰先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化学应用专业,并持有美国depaul university化学硕士。曾担任药物分析实验室负责人、医药研发公司国际市场负责人。熟悉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国际品种引进。
提到印度药,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电影《我不是药神》,继而联想到印度有名的仿制药产业。在热点背后,李总用客观且专业的角度来为我们讲解科普。其首先介绍了印度的各大药企,并为其进行简单归类,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印度的龙头药企sun pharma。随后介绍了印度制剂的引进,制剂方面,印度药准备周期短、药效好于国产药品、可绕过技术壁垒,并具有药品招标优势,价格也比原研药便宜许多;但同样,也存在量价谈判难、进口注册难、较为依赖国内销售能力这三大难点。总体来说,印度制剂适合整体实力较强、资源丰富的企业强强联合,看准靶点和市场后,投入大量资源促成一个品种。
接下来,李总又讲解到印度原料药版块,中国是世界原料药第一出口大国,印度排在第二,但为何中国仍然去印度购买原料药?答案是为了突破垄断。印度原料药除了具备这一优势外,也有质量稳定、供应稳定、注册周期短等亮点。但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特殊品种产能也受限。李总讲到,原料药进口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企业突破国内“控原料”的进退维谷的局面,有利于市场多元化,并且制剂在国内获批的原料仅需单独申报即可,快捷方便。
最后,李总又提到原料药、制剂的技术引进和印度be的优劣势,印度的be结果精确、价格低廉,可中国药监局nmpa并不认可,虽说nmpa不认可中国以外的临床数据,但预be实验结果作为研发中必不可少的药学部分指导数据,并且数据与申报无关的必要环节,大可放到规范化高、价格仅为国内1/5不到的印度去做。在沙龙的末尾,李总从国内的仿制药现状入手,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本次沙龙,对于印度市场,总体上是预测向好的。2016年起,印度各大top 20药企战略进行了调整,全部瞄准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对于我们来说,高质量的新品种将会填补原有市场的空缺。
错过了现场讲解、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同仁们,可通过本公众号下方的菜单“内容点播-沙龙直播”,观看沙龙完整回放。
东方高圣大健康并购公益沙龙,每周五一期,在线直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也是东方高圣坚持了十几年的老习惯。如果您对大健康领域并购感兴趣,欢迎您来讲、来听。授人以渔是厚德。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圣沙龙 | 第891期 · 浅谈与印度药企的合作机会